<listing id="rr3hd"></listing>
<var id="rr3hd"><dl id="rr3hd"></dl></var>
<cite id="rr3hd"></cite>
<var id="rr3hd"></var><var id="rr3hd"><strike id="rr3hd"></strike></var><menuitem id="rr3hd"></menuitem><var id="rr3hd"></var>
<var id="rr3hd"><dl id="rr3hd"></dl></var><menuitem id="rr3hd"><dl id="rr3hd"><listing id="rr3hd"></listing></dl></menuitem><var id="rr3hd"></var>
<cite id="rr3hd"><strike id="rr3hd"><thead id="rr3hd"></thead></strike></cite>
<var id="rr3hd"><strike id="rr3hd"><listing id="rr3hd"></listing></strike></var>
<var id="rr3hd"></var>
<cite id="rr3hd"></cite>
<var id="rr3hd"></var>
<menuitem id="rr3hd"></menuitem>
te
覽潮網> 熱點> “八渡筍+螺螄粉”打造特色產業名片 中國電信招商引資助力田林鄉村振興

“八渡筍+螺螄粉”打造特色產業名片 中國電信招商引資助力田林鄉村振興

“削青皮0.1元/斤,動作麻利的話,一天可以得100多元工錢。” 廣西百色市田林縣六隆鎮下維村村民班美鳳笑呵呵地告訴記者,“工錢都是當日現結,整個采收季下來,預計夫妻倆就可以掙到近3萬元。不用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就可以掙到錢,也不耽誤家里的農活,很滿意!”

在八渡筍加工車間,正有數十名工人嫻熟地削青皮,他們都是附近的村民。正因為村里建起了八渡筍加工車間,不僅解決了當地村民的八渡筍收購,而且還順勢引進了螺螄粉酸筍加工產業,為當地產業發展注入“活水”,有效解決了村民就業和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問題,而這背后正是田林縣定點幫扶單位——中國電信集團牽線搭橋,引進資金、企業,促成八渡筍成功“牽手”螺螄粉,為當地特色產業發展“造血”,為鄉村振興賦能。

強強聯手,1+1>2

八渡筍是田林縣傳統特產,它肉厚細嫩、爽滑可口、纖維細少,在清朝時曾作為嶺南山珍進貢朝廷,也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目前,田林縣八渡筍種植面積24萬多畝。其中,六隆鎮是八渡筍的主產區,全鎮18個村基本都種植八渡筍,種植面積近16萬畝。

由于缺乏龍頭企業帶動,八渡筍加工產業鏈較短,此前當地主要以出售鮮筍和粗加工的筍干為主,產品附加值不高。加上竹林衰退老化,銷售渠道較少,當地八渡筍產業遇到了發展的“瓶頸期”。

針對特色產業發展面臨的痛點問題,作為田林縣的定點幫扶單位,中國電信積極引入社會資源,為產業發展“造血”。2020年5月,中國電信引進中興通訊公益基金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援助幫扶資金600萬元和田林縣配套資金,建設洞弄、下維、百懷三個標準化八渡筍加工生產車間;同年11月,中國電信又協助引進柳州螺螄粉龍頭生產企業——廣西滬桂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到當地投資2000萬元生產酸筍。通過采用“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提升產品附加值,讓參與項目的筍農能夠獲得最大的收益。

8月下旬,在田林縣六隆鎮八渡筍產業示范區,數百畝竹林盡收眼底。正是田林縣八渡筍采收旺期,在位于六隆鎮洞弄村的八渡筍加工車間,只見一輛輛滿載著鮮筍的三輪車排著長隊等候過秤,近百名村民或卸貨、或削青皮、或泡筍、或開動機器切絲……現場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

“筍經濟”,造福一方百姓

酸筍與螺螄粉是絕配。

當昔日貢品——田林縣八渡筍搭上暢銷國內外網紅食品柳州螺螄粉的產業快車后,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八渡筍“牽手”螺螄粉,通過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品牌賦能模式,盤活了當地特色產業,推進田林縣傳統特色產業八渡筍優化產業結構,不僅讓村集體經濟受益,更覆蓋超過15個行政村、2.5萬戶農戶。

“以前,我們收完竹筍,不僅要自己裝卸、曬干,還要找老板收購。”村民農永發說,如今,只要把鮮筍運到收購點,就可以賣錢。當天,農永發夫婦拉來了1200多斤鮮筍,順帶削青皮,收入1200多元。

“滬桂集團設點收購八渡筍,收購價0.9元/斤,既解決了我們賣筍難的后顧之憂,還省去了我們加工所需的投資。”八渡筍種植大戶譚正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家種植八渡筍200畝,每畝產量達到1300至1600斤,除去綜合成本,他家一年保底收入有20多萬元。

據六隆鎮黨委書記陸富雙介紹,滬桂集團可為當地群眾長年提供150個就業崗位(其中75名為防返貧監測人員),年人均工資達3萬元。同時,生產企業還提供上門收筍服務,降低筍農運輸成本,增加筍農收入,帶動產業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據悉,目前滬桂集團三個工廠的總產能為7500噸,年產值可達3000萬元。自投產以來,滬桂集團不僅每年可為洞弄、下維等15個村帶來90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更是帶動了當地八渡筍產業“提檔升級”,邁上新的臺階。

中國電信幫扶干部、廣西百色田林縣縣委常委、副縣長姚奇表示:“如今,八渡筍已成為田林縣特色產業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全縣2.5萬戶農戶通過發展八渡筍產業實現增收致富。”據介紹,今年全縣八渡筍預計產值可達2.67億元。八渡筍與螺螄粉的強強聯合,為當地八渡筍產業化、規?;l展找到了“金鑰匙”,村民們不用背井離鄉謀生計,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致富。

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此前,我們主要從廣東英德、清遠及福建漳州等地購買鮮筍,但幾經比對,發現田林八渡筍品質更優,所以決定今年先在六隆鎮采購鮮筍1500萬斤,往后再逐年增加。”八渡筍加工車間負責人陳永清告訴記者,“滬桂集團已把‘八渡貢筍’字樣印在了螺螄粉包裝袋上,頗受消費者青睞。”

近年來,柳州螺螄粉在工業化理念的推動下,實現了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規?;l展,螺螄粉產業產值逐年增長。作為螺螄粉配料之一的“酸筍”價格也水漲船高,供不應求。田林縣是“中國八渡筍之鄉”,當地的八渡筍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姚奇向記者介紹,田林縣將圍繞自身資源做好文章,不斷延伸產業鏈,將八渡筍和螺螄粉兩種優質產品融合成大產業,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據悉,田林縣擬在六隆鎮建設一個占地200畝的八渡筍深加工產業園,吸引滬桂集團等企業入駐,進一步擴大合作規模。下一步,該縣還將繼續引進八渡筍加工企業,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將“中國八渡筍之鄉”發揚光大,帶領農戶增收致富,走好鄉村振興路。

2015年底以來,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定點幫扶田林縣,打出網絡、信息、產業、消費、教育等扶貧“組合拳”,助力田林縣成功打贏脫貧攻堅戰。2020年5月,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批復田林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中國電信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與田林縣黨委、政府一道,積極發揮企業優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接續助力田林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0

一周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