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西第一高峰岑王老山的山腹中,西南方向的山系余脈,形成兩個酷似大熊掌的山腳,朝東南方向為廣西百色市田林縣利周瑤族鄉政府駐地百達村,朝西北方向則是愛善村。田林縣利用粵桂協作幫扶項目資金,重點打造的愛善現代農業莊園就位于巍巍群山之中。今年8月,國家鄉村振興局公布了一批全國東西部協作示范培訓班典型案例,田林縣《打造示范農業莊園 強化鄉村示范引領——廣西田林縣打造粵桂協作鄉村振興示范典型》入選。
走進這處“數字化”莊園,信息化技術打造的“云上”管理映入眼簾,病蟲害識別、自動化控制、農業溯源、云監控等農業信息化應用,實現葡萄種植標準化、數字化、可視化管理,而這正是依托中國電信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讓信息惠農之路越走越寬,為田林縣的智慧農業發展注“智”賦能。
注“智”賦能,農莊管理上“云”
9月初的清晨,遠離城市喧囂的山區空氣中已有微微涼意,愛善現代農業莊園的技術員小陸開始了一天的例行檢查工作。
“采收季過后,葡萄園的管護措施也要跟上。”他在辦公室打開電腦,輸入密碼后電腦屏幕上就跳出“愛善現代農業莊園·大數據可視化平臺”,在平臺上小陳可查詢莊園氣象、種植分布、大棚監測、蟲情監測等相關數據。
“有了這個平臺,工作效率都提升了!”小陸邊說邊點擊屏幕上的虛擬大棚,該大棚內的空氣溫度、濕度、土壤熵情等各項數據一目了然;點擊蟲情監測,可以看到回傳的昆蟲誘捕器內的畫面,同時蟲害預測分析,還能提供捕獲的各類不同昆蟲(比如飛蛾、甲蟲、飛虱、椿象等)的比例數據分析。
據了解,今年初,中國電信聯合深圳光明區,充分發揮技術優勢,以首批12座葡萄大棚為基礎,積極探索5G+智慧農業創新應用,打造了數字化種植平臺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溯源應用。目前,大山深處的愛善現代農業莊園,已實現5G網絡全覆蓋。該智慧平臺的應用極大地解決了原先農業管理的低效、費時、費力等問題,有效地提升了農業管理的科技化水平。
如今,愛善現代農業莊園已華麗轉身成為“云上”農業試驗場,也是“5G+智慧新農業”的重要發展基地。以助力農業產業化升級、數字化轉型為目標,中國電信將智慧農業融入田林縣數字鄉村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提質增效,助農惠農顯成效
在愛善現代農業莊園,“除了在葡萄采收季節需要較多人手外,平時很多的管護工作都實現了自動化,比如澆水、施肥,包括大棚頂部卷簾的開啟和關閉,都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控制完成,節省了很多人力。” 技術人員介紹道。
據了解,在接入愛善現代農業莊園智慧平臺的12座“智慧大棚”內,5G+數據桅桿上搭載了高精度土壤墑情和空氣溫度、濕度傳感器,可實時采集土壤墑情等農作物信息,通過5G網絡回傳至平臺,再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建立精準的種植模型,為作業人員提供精準作業決策信息,實現精準種植,合理灌溉,農業溯源。授權用戶可以在手機或電腦上隨時查看相關信息。通過大棚里安裝的攝像頭,更多網友可以實時看到陽光玫瑰葡萄的生長情況。通過科學高效的管理,可保證葡萄在更加適宜的環境生長。
據中國電信工作人員介紹,該農業智慧平臺2022年投入使用,為大山深處的葡萄莊園注入了發展的強勁動力。“今年出產的這批葡萄,果實飽滿,單顆重量達到了13克以上,糖度高達18度以上,品質上乘。”莊園負責人姚志華介紹,愛善現代農業莊園的陽光玫瑰葡萄以“好價錢”銷往了上海、深圳、廣州等地,深受客戶好評,供不應求。2022年葡萄第一年投產,葡萄產量10萬余斤,產值約200萬元,直接帶動防返貧監測對象138戶496人增收,有效帶動群眾3901戶16479人受益,解決脫貧人口就業超過30人,增加了9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帶動脫貧戶穩步、持續增收。
愛善村現代農業莊園采取“公司+村集體經濟聯合社+基地+脫貧戶”的經營模式,發揮產業園帶農益農作用,助力美麗鄉村建設。莊園負責人姚志華表示:“該智慧管理平臺讓我們實實在在地看到了收益,成效顯著。我們計劃原本種植彩椒、圣女果的第二批12 座大棚,也將在年內全部改造成‘智慧大棚’,為來年的水果種植插上‘數字’的翅膀。”
因地制宜,推進智慧農業
除大力發展水果種植產業外,田林縣還積極將愛善村現代農業莊園建設成為高標準農田核心示范區、生態康養旅游區、休閑娛樂農業采摘區。據了解,依托中國電信的技術與網絡優勢,下一步,田林縣將更多地融入數字化元素,充分挖掘本地自然資源與壯族“那”文化資源,打造現代農業莊園的 “田林樣本 ”。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農業農村事業部總裁、中國電信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白云東表示,目前在智慧農業領域,參與的企業碎片化嚴重。中國電信充分發揮領先的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運營商優勢,聯合科研院所和合作伙伴,向社會、政府各級部門,包括涉農企業,提供完整的智慧農業一體化解決方案。通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與農業深入融合發展,逐步構建并完善智慧農業服務體系,創新推出智慧農業平臺,覆蓋四大類、三十多種場景,將數據要素貫穿農業生產。通過數字化建設,打通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助力農業生產力合理布局和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不斷壯大鄉村優勢產業,培育特色農業品牌,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2021年以來,中國電信在全國承建了400多個智慧農業項目。下一步,中國電信將充分發揮央企優勢,系統化、深層次、廣覆蓋地開展5G+數字農業農村建設,讓電信云網和智能應用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努力構筑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